请双击输入文字

  • 1
  • 2
  • 3
  • 4
  • 5



综合资讯
穆姓人该走出历史的误区
2020-12-25
来源:未知
点击数:  2505        作者:未知
  • 穆姓人该走出历史的误区

    穆氏巨族,千年历史,错综复杂,耐人寻味,百思不解,悉心研究,去伪存真,走出误区,正本清源,光前裕后。

    误区之一

    鲜卑族的始末

    12月14日,网上文章,新版《河南郡穆氏考略》载文:(官氏志):“拓跋氏后改元氏。”《魏书》 记述拓跋氏的来由是:“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是拓跋氏自号鲜卑,且称黄帝之后也。”

    由此可见《河南郡穆氏考略》认为“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是否当真?本文摘录几段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的学术论文,供读者找答案。

    据宿白(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根据北票慕容鲜卑墓葬遗迹及黑龙江拓跋鲜卑早期墓葬、盛乐城遗址、北魏平城及其附近遗迹、北魏边镇遗址的研究发表《民族考古一一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文章,本文着重选录拓跋鲜卑的相关资料,文章载: “鲜卑是我国古代东北的一支东胡系的少数民族,公元一世纪末,北方匈奴民族的统治集团南北分裂,鲜卑乘势南转移据其地,匈奴余种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后汉书·鲜卑传》)。自魏晋以来,鲜卑遂成北方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十六国中,鲜卑建立的政权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此外还有西燕、吐谷浑和代(北魏)。继十六国后,整个北朝的主要统治集团也都是鲜卑。这些鲜卑大体上可分两个大的分支,即南迁较早的包括慕容鲜卑在内的东部鲜卑和较晚南下的拓跋鲜卑。鲜卑事迹,较早的汉文记载极为零散,鲜卑自己则没有文字,由他们自己主持使用汉文系统地记录的历史,时间已经很晚。慕容鲜卑大约开始在四世纪后半,拓跋鲜卑更迟到五世纪。而且这些记录,唐以后又逐渐佚亡,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不过六世纪中叶的魏收《魏书》(已不完整,北宋时即佚亡了近四分之一)。此外,自《后汉书》、《三国志》、《宋书》、《南齐书》以迄唐人修定的《晋书》、《北齐书》、《北周书》以及《北史》等,也都记录了鲜卑事迹。以上这些现存的间接的或是较晚的记录,对鲜卑不是语焉不详,就是忌讳繁多。因此,不仅鲜卑早期的资料极感缺乏,即使北魏迁洛阳以后的事迹,也不完备,所以,较全面地了解鲜卑历史的面貌,就需要发掘、整理和探讨鲜卑和与鲜卑关系密切的考古遗迹。

    各地鲜卑遗迹和与鲜卑有关的遗迹的发现,是解放以来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些遗迹,目前可以大致推定的:有辽宁和青海的慕容鲜卑的遗迹;有从黑龙江上游的额尔古纳河畔以迄内蒙古河套东部的拓跋鲜卑的遗迹;还有拓跋鲜卑更向南迁的属于代魏时期,分布在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两地的遗迹。以上遗迹虽然只能描绘出鲜卑的个别部分的情况,但前两类遗迹,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补充文献记载,进一步证实鲜卑诸部在南迁过程中的阶级矛盾和汉族先进社会的影响是他们从部落联盟迅速进入封建制的重要原因。后一类即以拓跋贵族为中心的大同、洛阳的城址和墓群资料,也多少表明了北魏封建制虽然逐步深化,但依然残存着较为原始的风习,其中某些较原始的风习,甚至还影响到以后的隋、唐。

    ......

    拓跋祖先自东北向西南迁移,先抵完工附近,遇阻沼泽而西及札赉诺尔,可知完工墓群时代早于札赉诺尔墓群。两墓群所提供的情况,都可判定拓跋鲜卑在呼伦池周围之时,正如文献所记:“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魏书·帝纪·序纪》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阶段......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罢省五原、云中、定襄等四郡,显然给拓跋迅速向西南扩充提供了方便。宿白通过遗址遗迹论述了拓跋鲜卑向西南迁徙的线路。

    又据朱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国家文物局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基地主任) 的研究,在《民族考古.从扎赉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载: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上崛起的一支强悍的游牧民族,在上起秦汉、下迄北周的数百年时间内,她在北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鲜卑铁骑横扫大漠,逐鹿中原。鲜卑各部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诸多王朝,从而使鲜卑族的赫赫声威,名垂史册。隋唐以降,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已不复存在,因此为人们遗留下许多不解之谜,有关她的种族归属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探讨诸如鲜卑族这样一个历史上的民族的种族问题的最可靠方法,只能是通过对考古发掘中获得的该民族居民的遗骸,进行人种学考察。50年代末以来,完工、扎赉诺尔、南杨家营子等处汉代游牧民族墓葬的发掘,使我们获得了一批珍贵的人骨资料。完工遗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东距海拉尔市约60公里,1961年和1963年进行过两次清理发掘,共采集到4具颅骨标本,其中两例为成年个体。扎赉诺尔墓地位于新巴尔虎旗的木图那雅河东岸的坡地上,在1959年和1960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查和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31座,共采集到成年颅骨9例。南杨家营子遗址位于巴林左旗,1962年对该遗址的墓地进行了正式发掘,共清理墓葬20座,从中采集到可供观察和测量的颅骨,总计10例,但大多破损严重,可做较全面观察测量的,仅有4例标本。关于上述3处墓葬的族属问题,虽尚存异议,但近年来多数学者均趋向于认为其当属鲜卑遗存......在拓跋鲜卑的祖先由草原的东北角大鲜卑山西移及南迁的过程中,与鲜卑人互相错居杂处和通婚,因此又出现了匈奴父鲜卑母的铁弗(或称“铁弗匈奴”)以及鲜卑父匈奴母的拓跋(或称“拓跋鲜卑”)。所以,拓跋鲜卑正是北匈奴与鲜卑族融合的结果。

    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嘎仙洞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祝文的发现,证明该遗址有可能便是史书所载之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因此支持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为拓跋鲜卑早期活动区域的论点。完工墓群与扎赉诺尔墓群相距约60公里,文化面貌上与扎赉诺尔墓葬有许多相似之处,时代上可能略早于后者。南杨家营子遗址位于巴林左旗,出土遗物与扎赉诺尔墓地相近,年代略晚于后者,约当东汉时期。上述3处墓地,在时空关系上,恰与文献所载之拓跋鲜卑南移后又西迁的路线相合,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探讨鲜卑族种系成分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可能性。

    ......

    扎赉诺尔汉代B组或许就是一组“胡父鲜卑母”“鲜卑父胡母”的混血类型的代表。”朱泓通过墓葬清理遗骨标本研究鲜卑人是“胡父鲜卑母”“鲜卑父胡母”的混血类型种族。

    又据米文平 (著名鲜卑史研究专家,原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的研究,在《民族考古.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 “终于在1980年7月30日,于洞内石壁上找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石刻。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这里致祭时所刻之祝文。经拓印,大部清晰可辨。可以确证,嘎仙洞即北魏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我国古代民族鲜卑人自古以来就住在这里。石室的发现……解决了北方民族史上多年未决的一桩学术公案。”

    以上三篇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鲜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来源于大兴安岭嘎仙洞一带的原始人演化为鲜卑人,典型的有拓跋氏和丘目陵氏等。鲜卑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就已经消失了。

    《河南郡穆氏考略》引证的《官氏志》《魏书》认为“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是以讹传讹。

    故此一文,以资穆姓人识别真伪。



    误区之二

    被误传千年的“穆崇”

    “穆崇”出生年月无考,逝世于公元406年,其名出自《魏书》。据《魏书·穆崇传》载:“穆崇,代人也,平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人。他的祖先在神元帝、桓帝、穆帝时效力于拓跋氏,崇机敏果断,善于逢迎,年少时以盗窃为业。太祖道武帝拓跋皀流落独孤部时,崇常常往来供给他生活的必需品,尽心尽力无人能比。后来刘显阴谋叛乱,平文帝拓跋郁律的外孙梁眷得知后,暗中派遣穆崇密报拓跋皀。梁眷对崇说:‘刘显如果得知此事而拷问你,大丈夫当舍身取义,虽刀割剑剐,也不要泄露。‘于是将爱妻及所乘良马托付给崇说:‘事情泄露,我就靠这来洗刷自己了。’崇将刘显的阴谋密报拓跋皀后,拓跋皀逃奔贺兰部,刘显果然怀疑是梁眷泄露了他的阴谋,打算囚禁梁眷。崇故意放风说:‘梁眷不顾恩义,与刘显狼狈为奸,如今我抢了他的爱妻和宝马,足以雪恨。‘刘显闻知,便不再怀疑梁眷。刘显迎立拓跋皀的叔父拓跋窟咄,向拓跋皀发难时,崇的外甥桓等人阴谋推翻拓跋皀与之里应外合,劝崇说:’如今拓跋窟咄已被迎立为王,众人纷纷归附,到手的富贵不可以失掉,愿舅父能与我们共图大事。’然而崇却将他们的阴谋连夜报告了拓跋皀。拓跋皀诛杀了桓等人,向北越过阴山,再次投奔贺兰部。崇因此日益受到拓跋皀的宠信。拓跋皀为魏王时,拜崇为征虏将军。跟随拓跋皀平定中原后,被封为历阳公,任散骑常侍。后升任太尉,兼任侍中,迁封安邑公。后又跟随拓跋皀征讨高车诸部落,大胜而归。后秦皇帝姚兴围攻洛阳,东晋洛阳守将辛恭靖向北魏求救,拓跋皀派崇率六千骑兵赴援。援军未至,辛恭靖战败,拓跋皀下诏命崇镇守野王,任豫州刺史,统辖所率兵马。后又调回朝中任太尉,封宜都公。道武帝天赐三年(406)崇逝世,魏道武帝封崇为‘宜都公’,谥曰‘丁公’......孝文帝太和年间追封功臣,以崇的灵位配祭太庙”。崇加入了拓跋部落,在部落联盟斗争中,拓跋珪得到崇先后两次告密而脱险,后来统一了北方,建立北魏政权,都平城。在《汉魏南北墓志汇编》中说“‘丁’字是对崇当年造反的暗贬”,说明崇曾经造过反。 崇为建立北魏政权有功,在朝野群臣中居高位,封赏丰厚。崇去逝,后裔世代袭爵,与皇室互为联姻,子孙男贵女尊,多人在皇宫做都慰及妃妾,该家族在平城时期盛极一时。崇的宗人丑善协同效力于拓跋氏,该家族也同样受到皇恩。

    崇逝世后90年,魏孝文帝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文帝拓跋宏带头改为汉姓元宏。崇的第五代孙丘目陵亮改汉姓穆亮,穆亮是改汉姓穆的******人。

    崇本鲜卑族丘目陵氏,代人,无姓,为何叫“穆崇”?源在《魏书》。该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共124卷,其中有《魏书·穆崇传》作者魏收(507-572)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天保二年(551年)受命撰魏史。他是北魏、北齐的史官,“博总斟酌”撰《魏书》记载鲜卑族部落早期至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时期的历史。《魏书》初稿成,文宣帝交尚书省与贵族子弟一百多人参与讨论,发现问题很多,有的说遗漏了他们祖人的职位,有的说他家的世系没有载入历史,有的说书中有随便诋毁的地方,魏收非常气愤,虽然启奏朝廷说他们在诬告,但还是边作解答边修改。修改稿呈上朝廷,孝昭帝命魏收进一步研讨审改,魏收认为书稿藏之秘阁,外人无法看见而搪塞。于是,朝廷命其送一本交付并省,一本放在邺城,任凭人们翻阅改易。《魏书》三易其稿,方成定本,书成后,众口喧嚷,还是被指为“秽史”。千百年来,对《魏书》的评价褒贬不一,大多以指责为主。不管怎样,《魏书》始终保存了几多北魏的历史资料,对研究北魏历史及鲜卑族汉化很有帮助。他为了书写方便,用汉制附会鲜卑旧制,用后来的汉语姓名代替原来的鲜卑名,是一个深层次的历史常识错误,后来很少有人发现。

    《魏书》中的“穆崇”是一个在改汉姓之前90年的丘目陵人氏,汉语译文“崇”,作者在崇的前面加上穆字,成为“穆崇”写进《魏书》后世学者沿用旧本,将“穆崇”写进其它书籍,刻上碑文。这篇被称为正史的《魏书·穆崇传》给后人留下罄竹难书的历史隐患。后来的一些墓志、石刻及《魏氏补证》《官史志》《氏族略》《南齐书》《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资治通鉴》《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及《中华姓氏大辞典》等史书关于“穆崇”的文字都是来源于《魏书·穆崇传》。包括明清时期的《山西通志》《山东通志》《河北通志》《乾隆宣化府志》《乾隆大同府志》《光绪崞县志》《乾隆汾州府志》《乾隆忻州志》等所有史籍的资料都来源于此。

    “穆崇”这个名字烙印在历史上一千多年了,之前的鲜卑语叫什么?鲜卑族早己消失,后人永远不会得知。《魏书》作为正史,具有权威性,但魏书的手法是典型的老祖宗跟着子孙姓。丘目陵崇是丘目陵亮改汉姓穆亮的祖先无可厚非,但称“穆崇”实属误传。

     以讹传讹。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王学林的毕业论文《北朝至隋唐时期穆氏家族研究》,研究方向是魏晋南北朝历史中,拓跋部落联盟下的少数民族汉化历史背景,侧重研究鲜卑族丘目陵氏改汉姓穆的课题。他在论文中声明:“本文所探讨的穆氏家族与以下的穆姓后人并无联系“穆‘宋穆公之后,支孙氏焉’ ”。论文说“由于资料欠缺”,主要参考文献《魏书·穆崇传》及《元和姓纂》等。论文开篇“本文根据正史、墓志、碑刻等史科,选取北朝至隋唐时期勋臣八姓之首的穆氏家族这本为拓跋部落联盟下的一个少数民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穆氏家族不同时期的考察,具体分析穆氏家族的仕宦,婚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研究丘目陵这一典型的虏姓家族,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北朝至隋唐时期虏姓家族的演变历程。” 论文分为五个部份,******部份三个方面研究丘目陵崇家族的溯源,世系考辨及迁徙分布。引用《魏书》载:“胡俗本无姓氏,以部落为号,因此为氏,该家族本来一直沿用鲜卑复姓丘目陵”。还引用《魏书》“崇宗人丑善,太祖初,率部归附,与崇同心戮力,御侮左右……道武帝建立北魏,定都平城”。论文采用“查证、统计、比较、列表”等方式“推断”梳理,列出丘目陵家族崇与丑善两支世系表及迁徙线路。在梳理崇及丑善家族两支世系时,把那些尚未改汉姓的丘目陵人名统统加上穆字变为穆某某等“穆家人”。王学林是今人系统研究北魏鲜卑丘目陵汉化穆的******人,在他的论文里不但沿用《魏书》“穆崇”旧说,还将改汉姓穆亮之前上五代至崇之时段,活动在盛乐、平城一带的丘目陵家族称之为“穆氏家族”,进一步误导了这段历史,包括丘目陵家族与拓跋皇室家族世代联姻封官的所有人都称其“穆氏家族”成员。

    王的论文发表后,外姓很少有人关注,但穆家人感兴趣,有人著书立论在网上流行。在几个不同版本的文章中,列出穆姓人的官衔及世系。如“穆崇”长子“穆遂留”。“穆遂留”儿子“穆乙九”。“穆乙九”儿子“穆真”。“穆真”儿子“穆泰”。“穆泰”儿子“穆伯智”。“穆伯智”弟弟“穆士儒”。“穆士儒”儿子“穆容”。“穆乙九”弟弟“穆忸头”。“穆忸头”儿子“穆蒲坂”。“穆蒲坂”儿子“穆韶”。“穆韶”儿子“穆遵伯”。“穆遂留”弟弟“穆观”。“穆观”儿子“穆寿”。“穆寿”儿子“穆平国”。“穆平国”儿子“穆伏干”。“穆伏干”弟弟“穆罴”,“穆罴”儿子“穆建”。“穆建”儿子“穆千牙”。“穆建”弟弟“穆衍”等。

    以上这些人都是汉化改姓穆之前的人物,是王学林论文梳理的,网上文章却只字不提王的论文。                                                                     

     

    误区之三

    《河南郡穆氏考略》考误

    河南郡穆氏乃春秋时期宋穆公谥姓,其后裔在汉代形成的河南郡望族是不争的事实。竟有网文《河南郡穆氏考略》(以下简称《考略》)开篇“河南郡穆氏,本丘穆陵氏,北魏所改”的结论,引发激烈讨论,经考误如下:  

     一、 丘目陵亮的籍贯不是河南郡

     《考略》证一石刻:

    1. 《魏孝文吊比干文碑》阴题名有“使持节,司空公,太子太傅,长乐公臣,河南郡丘目陵亮。”

    2.《龙门石刻》“使持节、司空公、太子太傅、长乐公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造弥勒一区。”

    这两段引文有误!

    (一) 石刻1.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位于河南卫辉城北7.5公里比干墓祠。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刻立。原碑早已不存,宋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重刻,高2.56米,宽1.36米。碑首篆刻“皇帝吊殷比干文”,下有铭文。这口碑的文字内容与考略引文不符!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的原由,据《魏书》载: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正月……癸亥,孝文帝巡视邺城以南地区……戊辰,行经商代忠臣比干陵墓,用太牢进行祭祀……十一月……丁丑,孝文帝到达邺城。甲申,行经比干陵墓,亲为吊文,树碑刊之。已丑,车驾至洛阳。”孝文帝在太和十八年一年內祭拜比干墓有两次:一是正月南巡考察迁都事宜,经比干墓时亲自盛牛、羊、猪祭品祭祀;二是十一月又南巡经比干墓时,亲自撰写吊文,并立石碑,把吊文刻在碑上,其内容据秦羽轩先生的《北魏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释文说:“北魏太和十八年十一月刻,楷书,传崔浩书。原石久佚,宋翻刻28行,行46字……碑阴刻文4列,前3列从吊官82人题名”。在吊官题名人中有“使持节,司空公,太子太傅,长乐公臣丘目陵亮”。

    据崔浩之《孝文帝吊比干墓文考》载:碑阴画纪传待后群往官爵姓名,按《后魏书官氏志》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今此碑自传中丘目陵亮以下同姓者凡三人字皆“目”,而《元和姓纂》所书异,此碑正同义,自“穆”崇至亮皆姓丘目陵氏,姓纂亦云后改为穆,而史口云“姓穆者皆为口误。”金石录崔浩之为国书也,皆自书刻石当时被毁(印)拓者不可得见惟。由此可见:

    一是《孝文帝吊比干文》碑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原文“丘目陵亮”在前。太和十九年《亮夫人尉迟氏造弥勒像记》碑文“丘穆陵亮”在后。《魏书官氏志》成书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1年后)中的“丘穆陵”再后。《元和姓纂》成书于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中的“丘穆陵亮”再再后。改汉姓之前“丘目陵”的目是目标的“目”,不是宋穆公的“穆”。

    二是《考略》在“丘目陵亮”前加了“河南郡”三个关健字成为“河南郡丘穆陵亮”是错的!因《孝文帝吊比干文》刻碑时丘目陵亮没有迁洛阳,他的出地在平城(内蒙古境)。“郡望”一词来源于秦汉时期,“郡”是指行政区划,而“望”是指望族世家,是汉代兴起的门阀制度社会中地位显赫的高门大姓,一旦形成就长期存在,并能得到官方或社会的认可。“古代的郡氏即祖籍,祖籍一般是祖父辈的居住地,相当于现代词汇的籍贯。丘目陵亮的祖居地在平城(《中国通史》称代郡),他本人生长在平城。丘目陵亮不能称“河南郡丘穆陵亮”!

    (二) 石刻2.《龙门石刻》“使持节、司空公、太子太傅、长乐公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造弥勒一区”。“丘目陵亮、丘穆陵亮即穆亮。古时‘目’与‘穆’同音互用”。这段文字错误!

    经实地考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岸的龙门山香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五代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有《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全文“太和十九年,使持节司空公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请工镂石,造此弥勒像一区,牛橛捨於瓜段之乡胜游无碍之境若存讬生生於大上诸佛之所若生世界妙乐自在之处若有苦累即今令解脱三塗恶道永绝因趣一切众生咸蒙斯福”。弥勒造像在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北侧,是尉迟氏夫人为死去的儿子牛橛所造,像座中间雕刻莲花一朵,左右二力士抬手作托举状,形象生动逼真。造像记碑高100厘米,宽 34厘米,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后改"尉"姓)为死去的儿子牛橛所造。

    阅读《造弥勒像记》辩识“丘穆陵亮”是改汉姓时的名字,区别于改汉姓之前的“丘目陵亮”;证明丘目陵亮的儿子牛橛死于改汉姓之前叫牛橛。同时也佐证了吴健华先生研究的牛橛之弟丘目陵绍16岁时改汉姓穆绍,其侄“穆景胄父亲牛橛早逝,自幼随叔父穆绍生活”的史实。                                                                                                                                                                                                                                                                                                                                                                                                                                                                                                                                                                                                                                                                                                                                                                                                                                                                                                                                                                                                                                                                                                                                                                                                                                                                                                                                                                                                                                                                                                                                                                                                                                                                                                                                                                                                                                                                                                                                                                                                                                                                                                                                                                                                                                                                                                                                                                                                                                                                                                                                                                                                                                                                                                                                                                                                                                                                                                                                                                                                                                                                                                                                                                                                                                                                                                                                                                                                                                                                                                                                                                                                                                                                                                                                                                                                                                                                                                                                                                                                                                                                                                                                                                                                                                                           

    一是丘目陵亮改姓之前叫“丘目陵亮”;改姓之时叫“丘穆陵亮”还带有丘目陵的痕迹;改姓之后叫“穆亮”。穆亮之名见于《魏书》。

    二是考略解释:“古时’目’与’穆’同音互用。”经查《辞海》有穆“通默”……李善注“穆犹默,静思貌也。”;又据公羊高著《公羊传》载:“隐公 三年八月庚辰,宋公和卒。癸未,葬宋缪公”即宋穆公。“缪通穆通假字--汉字:缪音mù。缪,上古属明纽幽部。穆,上古属明纽觉部。二字为双声通假。在通假字中《李斯.谏逐客书》中有“缪通穆”。历史文献证明,考略中“目”“穆”同音互用没有依据!

    考略引证“石刻”文字错误,证据不成立。“河南郡穆氏,本丘穆陵氏,北魏所改”的结论是错的!

     丘目陵泰的籍贯不是河南

    《考略》证二:“史书《南齐书》《魏书·高祖纪》《魏书·穆崇传》所记穆泰官衔、封号、史实一致,冯翌公丘目(穆)陵,即穆泰,其籍贯为河南。据石刻、史籍证实: 河南郡穆氏为丘穆陵氏所改。”

     《考略》引文不实,结论错误!据《魏书.穆崇传》载:“泰,尚章武长公主。文明太后幽高祖,泰切谏。后泰因不愿迁都谋反,而遭诛杀。”又载:“泰不愿迁都,叡未及发而泰己至(恒州),遂潜相扇诱,图为叛。乃与叡等谋:推溯州刺史阳平王颐为主,颐不从伪许以安之,密表其事。高祖乃遣任城王澄率并、肆兵以计之,泰等伏诛。又据《魏书·元澄传》载:“恒州刺史穆泰在州谋反,授澄节、铜武、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恒州事。行达雁门,遣书侍御史李焕先赴。至即禽泰,穷其党羽,罪人皆得,钜鹿公陆睿、安乐侯元隆等百余人并狱禁。”《魏书译文》载:“恒州刺史穆泰据州谋反,孝文帝授予元澄符节、铜虎符、竹使符,还将自己身边的警卫人员配给他,让其前往平乱……元澄到达恒州就抓获穆泰,穷追他的党羽,所有罪人都被捉拿归案。”

    《考略》作者忽视了这几段话的基本含意。丘目陵泰是孝文帝时期的朝廷元老,他身居恒州(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北,)刺史,本身反对迁都,反对汉化,未改姓就被诛杀在旧都平城。《考略》“冯翌公丘目穆陵,即穆泰,其籍贯为河南郡”的定论错哪里?

    丘目陵泰的祖居地在平城,《中国通史》称代郡,他本人也生长在平城,既没有南下洛阳,又没有改汉姓穆,他不能称“丘穆陵泰”,其籍贯不是河南。鲜卑贵族即使从代郡迁洛阳的人,被称为“代郡人”。《中国通史》称“代迁户”改为“洛阳籍”。丘目陵泰没来洛阳,在《中国通史》中得到佐证。通史.北朝魏齐周的更替.南征与迁都条目载:“这次迁都同历次革新一样,随着改革的实施,接踵而来的就是旧势力的挣扎反抗。迁都后,鲜卑大贵族穆泰(穆泰,鲜卑人用汉文称丘目陵泰,《魏书》写为穆泰)、陆睿阴谋在平城另立朝廷,同洛阳分庭抗礼。太子拓跋恂也在旧势力的怂恿下,密图从洛阳逃回平城去参加叛乱。然而,这次的历史条件同以往终究不同了,革新己逐渐深入人心。以往的革新者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这次旧势力却成了失败者,叛乱刚刚开始就被压平。太子恂被费掉,并被赐死。”这段文字,进一步证明丘目陵泰是“旧势力挣扎反抗”的中坚力量,没有来洛阳就被镇压在旧都平城。所以,考略称“穆泰,其籍贯为河南”没有依据。

      丘目陵崇不是汉化穆姓始祖

    《考略》中的“穆崇世系”及“穆丑善世系”均系王学林论文中的两个世系图的翻版,考略作者把其中之一丘目陵崇定为河南郡“穆氏一世祖”是错误的丘目陵崇及丘目陵丑善两支世系是两个分支,这时没有改汉姓穆,那个都不是汉化“穆氏一世祖”!复原历史,丘目陵崇的第五代孙丘目陵亮改汉姓穆亮,穆亮才是改汉姓穆的******人,不能将本无汉姓的崇称“穆氏一世祖”!

    河南郡历史沿迹证明河南郡穆氏不是“丘目陵氏所改”

    河南郡建置于西汉初年(公元前205年)由原秦朝三川郡改为河南郡,建置经600多年后,至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推行改革,将河南郡行政建置改为河南尹;天平元年(534年),北魏分为西魏、东魏,东魏迁都邺,河南尹改为河南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天下诸郡,河南郡被废,其属县归洛州;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废州再设河南郡;公元年618年,唐高宗时废郡设州,河南郡改为洛州唐玄宗时洛州改为河南府。河南郡作为行政区划之名在后期的断断续续中告终。河南郡称谓正当公元495年至534年的40年间称河南伊,中心在洛阳。河南郡的历史沿革说明北魏推行汉化时,己改称河南伊,就是说丘目陵亮在洛阳改汉姓穆亮时已经没有河南郡的建置了,丘目陵改汉之穆不是河南郡。

    综上所述:《河南郡穆氏考略》称“河南郡穆氏,本丘穆陵氏,北魏所改”的结论是错的!

     

    历史误区之四

    岀土文物辩别穆姓的郡号

    根据全国众多族谱记载,穆氏郡望大多数是“河南郡”,网上文章有“河内郡”“汝南郡”的。据发掘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古籍唐《姓氏录》载“河南郡(洛州)贺、兰、丘、士、祝、穆、独孤”等七姓中有穆姓。

    《姓氏录》由来:

    一、《姓氏录》毛笔抄写版原文发掘于甘肃敦煌莫高窟,抄写人悟真。悟真(约811-895)俗姓唐,称唐和尚,15岁出家于敦煌灵图寺,20岁受比丘具足戒,37岁为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唐大中五年(851)入使朝廷,敕授京城临坛大德、赐紫,十年敕授沙州都僧。咸通三年任河西副僧统,十年敕准任河西僧统。广明元年任河西节度使掌书记、试太常寺协律郎。悟真是晚唐时期敦煌最有影响的僧界领袖之一,也是敦煌遗书保存作品较多的一位高僧,他于唐开元元年岁次丙辰(836)抄记的《姓氏录》就是其中之一,要不是敦煌莫高窟的特殊地理环境,或许早以佚传。《姓氏录》记录的“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始于先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西汉继承秦制,又将全国分为103郡。“望”就是“望族”,指一个郡中有声望的姓氏大族,最初的含义是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一个郡有一个或多个望族。唐朝以后郡望逐渐被废除,唐人着郡望主要看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或聚集或变迁来衡量,以区别主从及尊卑。在敦煌出土文献中就有多种“天下郡望氏族谱”的文献证明某望族的演变过程。

    二、唐高宗李治(628-683)在位及武则天(624-705)在位时为什要官修谱牒《姓氏录》?据史籍记载,永徽六年(655)高宗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为后。武后逐步干预政事。当时曾经赞成废王立武的宠臣许敬宗,以太宗贞观六年(632)高士廉等人人修订的《贞观氏族志》没有叙明武后的本望(郡望),李义府也为其家未列入唐贞观《氏族志》而有所不满,二人遂建议修改《氏族志》。唐高宗诏礼部侍郎孔志约、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史元道及太常丞吕才等人商议编录,于显庆四年(659)改《氏族志》为《姓氏录》,高宗为该书亲自写序,并规定了类例。《姓氏录》是原《氏族志》的修订本,服务于皇家册封或联姻的依据,最主要是为增补武氏(则天)进入望族志书而为。

    三、《姓氏录》涉及穆氏历史文化有关信息:

    河南郡(洛州)七姓:贺、兰、丘、士、祝、穆、独孤。

    河内郡(怀州)九姓:宋、司马、苟、向、浩、淳、于、车、寻。

    汝南郡(豫州)七姓:殷、昌、袁、应、和、荆、梅。

    (一)"河南郡穆氏”指河南(洛州)秦、汉代以来形成的望族穆氏。根据全国流传至今的族谱,绝大多数记载的是宋穆公之后河南郡穆氏。先辈两千多年来的口口相传及古今众多族谱的明确记载,河南郡穆氏系宋穆公后裔,毋庸置疑!

    (二)河内郡穆氏在全国现有谱书中没有记载。据后晋史官刘昫于开运二年(945)受命监修国史《旧唐书.穆宁传》载:"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援偃师县了丞,安阳令。"经查考,穆宁(716-794)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人,唐朝官员,安阳县令穆元休之子。以上史料说明唐代穆元休家族有穆宁、穆员这样的名人在怀州河内兴起形成郡望“河内郡"穆氏,晚于《姓氏录》成书之后100多年。这就是唐《姓氏录》中没有河内郡穆姓的原故。

    (三)汝南郡穆氏,唐《姓氏录》中没有记载,兴于何时何地待考。

    穆姓“河南堂”是河南郡穆氏最早的堂号,其他堂号次之。

    附《姓氏录》全文如下:

    (前缺)

    阳郡三姓(并州)仪、景、鱼。

    此处缺

    雁门郡三姓(岱、代州)续、薄、解。

    太原郡十一姓(并州)口口口口 口郝、温、阎、鲜于、令狐、尉。

    中山郡一姓(恒州)甄。

    上党郡五姓(潞州)包、鲍、连、赫连、樊。

    广平郡四姓(冀州)宋、焦、啖、游。

    勃海郡四姓(冀州)吴、欧阳、高、刁。

    高阳郡四姓(冀州)纪、公孙、耿、夏。

    上谷郡四姓(燕州)寇、荣、侯、麻。

    范阳郡三姓(幽州)卢、邹、祖。

    清河郡七姓(贝州)崔、张、房、向、傅、路、勒。

    河涧郡一姓(口州)邢。

    锥鹿郡三姓(邢州)莫、魏、时。

    内黄郡姓(相州)扈。

    平原郡三姓(德州)师、雍、封。

    赵郡二姓(赵州)李、睦。

    河内郡八姓(怀州)宋、司马、苟、向、浩、淳于、车、寻。

    黎阳郡二姓(卫州)慷、桑。

    河南郡七姓(洛州)贺、兰、丘、士、祝、穆、独孤。

    弘农郡四姓(虢州)杨、刘、张、晋。

    南阳郡十姓(邓]州)张、乐、赵、滕、井、何、白、邓、姬。

    荥阳郡四姓(郑州)郑、毛、潘、阳。

    颖川郡七姓(许州)陈、苟(苟)、韩、钟、许、庚(庾)、库。

    陈留郡四姓(汴州)元、谢、卫、虞。

    东来郡三姓(滑州)费、成公、上官。

    梁口郡四姓(口州)郑、毛、涛、阳。

    谯国郡姓(亳州)戴、夏侯、桓、嵇、曹、娄、庞。

    口阳郡三姓(曹州)蔡、丁、江。

    汝南郡七姓(豫州)殷、昌、袁、应、和、荆、梅。

    濮阳郡六姓(濮州)吴、徐、袁、扶、黄、庆。

    济阳郡五姓(济州)董、卞、丁、都、苗。

    高平郡五姓(兖州)卻(郗)、檀、徐、曹、孙。

    济北郡一姓(济州)氾。

    东平郡三姓(兖州)万、吕、毕。

    山阳郡三姓(兖州)功、革、郡。

    鲁国郡七姓(兖州)夏、孔、车、唐、曲、栗、齐。

    平阳郡一姓(究州)孟。

    太山郡四姓(兖州)胡、周、羊、鲍。

    平昌郡一姓(兖州)管。

    乐安郡七姓(青州)孙、任、商、元、薛、门、蒋。

    千乘郡一(青州)倪。

    临淄郡三姓(青州)史、宁、左。

    咸阳郡二姓(青州)成、盖。

    澎城郡五姓(徐州)刘、曹、袁、引、受。

    沛郡三姓(徐州)朱、张、周。

    鄉琊郡六姓(沂州)王、颜、诸葛、惠、苻、徐。

    兰陵郡一姓(徐州)萧。

    下邳郡四姓(泗州)陈、邵、谷、国。

    东莞郡四姓(海州)咸、关、竹、刀。

    广阳郡三姓(扬州)戴、高、盛。

    长城郡一姓()湖州)钱。

    会稽郡七姓(越州)虞、孔、贺、荣、盛、钟、离。

    吴郡四姓(苏州)朱、张、顾、陆。

    吴兴郡七姓(湖州)姚、明、丘、钮、闻、施、沈。

    余杭郡三姓(杭州)金、褚、花。

    临官郡三姓(杭州)岑、邬、戚。

    丹阳郡四姓(润州)纪、甘、许、左。

    东阳郡五姓(婺州)前、姚、习、黄、留、难。

    临海郡四姓(台州)屈、谭、谭、弋。

    松阳郡四姓(括州)黄、濑、曲、豆。

    浔阳郡二姓(江州)陶、翟。

    豫章郡五姓(洪州)熊、罗、章、雷、湛。

    武陵郡二姓(朗州)供、仵。

    长沙郡四姓(潭州)刘、茹、曾、秦。

    武都郡一姓(果州)乘(冉)。

    南安郡五姓(泉州)黄、林、单、仇、盛。

    以前太史因尧置九州,今为八十五郡,合三百九十八姓。今贞观八年五月十日壬辰,自今以后,明加禁限,前件郡姓出处许其通婚媾。结婚之始非口委怠,必须精加研究,知其谱囊相承不虚,然可为疋。其三百九十八姓之外,又二千一百杂姓,非史籍所载,虽预三百九十八姓之限,而或媾官混杂,或从贱入良,营门杂户慕容商贾之类,虽有谱亦不通。如有犯者则除籍。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等奉,敕令臣下等定天下氏族,若不别口举,恐无所凭,准令详事,讫件录如前,敕旨依奏。

    大唐岁次丙辰后三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口国唐氏苾口悟真记


    穆荣海      

                                         2020年12月22日于贵州遵义


版权所有:穆家人官方网站   网址:www.mujiaren.top    ICP备案/许可证号:黔ICP备15006541号  公安备案:贵公网安备 52030302000772号